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关键时刻,省卫生健康系统各级党员干部风雪同行,齐心抗疫,全力投身西宁市全员核酸检测取样工作,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抗“疫”最前线。
请 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我要用自己在疫情处置方面积累的经验帮助自己的家园渡过这次难关!”省妇女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党员李辉主动请缨。2020年初,她曾作为青海省第一批援鄂队员驰援武汉,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次全员做核酸,她坚持出征“我是一名党员,我要冲锋在前,武汉我都去过了,守卫我自己的家园更是义不容辞!”。
省中医院党委在接到西宁全员核酸检测取样紧急任务后,立即成立由院领导带队的四人指挥协调小组,动员集结全院170名党员干部,迅速投入到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中。这支队伍中有支部委员、高年资医生、护士长、医生夫妇、军嫂护士……争先请战、无一退缩。
西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在主城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第26号通告后,设立484个核酸检测点、2160个采样台、6400余名采样工作人员全力做到采、送、检匹配,以实际行动投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坚 守
抗击疫情,我们在这里坚守。
“573=1+220+340+12,”这是“省医蓝”的队伍,1名院领导统一指挥,220名医生、340名护士、12名工作人员,分布在城东区63个核酸采集点,占城东区核酸采集点的25%。11月6日早上6:00,“省医蓝”们开始集结,天空飘着的雪花早已经预见到将是一场硬战。寒夜,临近21:30,连续在户外工作了十几个小时的医护人员才陆续离开采集点。前方的大量核酸采样,后方就是高强度、高密度核酸检测。11月6日12:30,首批标本在爱心车辆的护送下抵达省医院医学检验科实验室,拉开了“与病毒面对面”检验人的新一轮工作序幕,检验科的实验室里,在原来的65名检测人员的基础上又紧急增派了18人,不分昼夜,不停一刻……不到16个小时,共接收核酸标本15186管,检验149971人次,占城东区核酸采集人次38.4%。
在省中医院负责的采样点上,一幅紧张有序的奋战场景。“我还不饿,还可以采一会”“我还不想上厕所,还能坚持”……虽然此刻采样队员们的口罩里已经湿透了,冰凉的贴在脸上,面屏模糊到看不清,鼻梁夹的很痛,但谁也没有停下一刻,“确实很冷很累,可后面还排着这么多人,都等着采样,我们怎么能休息呢?”时至下午,点位上扫码的志愿者有两人需吃饭,没有替补人员,让采样队先暂时暂停两组。组中最年长的五官科党员王鑫主动站出来排查排队人数,并现场指挥:“不能停,市民们都在排队等着。志愿者同志先去吃饭,把其他两组的扫码人员替换到我们组,也让那几个年轻人们休息一会,让我来,我操作熟练,动作快。”直到天黑,排队人员断断续续的时候,王鑫又说:“其他组员慢慢撤吧,太冷了,留我们一组就行,我们收尾”。
疫情当前,面对临床血液紧张形势,省血液中心紧急成立了“党员疫情防控先锋队”,在全力保障正常采供血业务的同时,实行人对人、点对点的24小时轮岗工作制,加班加点到各献血点开展献血志愿服务。11月6日,格尔木市中心血站在驻格某军警部队的大力支持下连续奋战12小时完成团体采血并驰援西宁。省血液中心第一时间派出人员,克服气温骤降、高速封路、道路结冰严重、车辆通行受阻等重重困难,前往海南州倒淌河收费站完成交接工作,确保调配的106袋血液第一时间入库,保障医院临床用血不受影响。
奉 献
遏制疫情,勤恳实干讲奉献。
“妈妈,我想你了,你早点回家。”“宝贝,妈妈也想你们……”刚说了一句话,屏幕前的李玉芬已经忍不住掉下了眼泪。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护士李玉芬已经连续两天奋战在全员核酸检测第一线,前期忙着培训备战,有时深夜忙完回到家,两个孩子已经睡着了,早上出门的时候孩子还在睡梦中。她的丈夫任海伟是医院设备科的职工,妻子在一线核酸采样,他加班加点为一线同事们打包物资。家中仅留下八岁的哥哥和五岁的妹妹无人照看,任海伟只能在偶尔抽空通过监控看看孩子的情况,到饭点的时候则由好心的邻居代为关照。夜深了,哥哥就熟练地帮助妹妹洗漱,哄睡妹妹。面对两个懂事的孩子,夫妻倍感内疚和心疼。旁人问起,这么小的孩子,自己在家你怎么舍得?李玉芬眼里噙满泪水:“我是党员,我有我的职责,孩子很懂事,他们会理解我的。”
11月8日,一个令省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王丹宇永生难忘的日子,早晨8:30坚守在核酸采样点的她突闻年迈的祖父去逝的噩耗。“11月4日,爷爷通视频说想看我,当时在忙,也没多说几句,视频通话两分钟就匆匆结束了,爷爷还叮嘱我要好好工作。当时看着精神状态还可以……”说着王丹宇忍不住泪流满面。回想起祖父从小照顾自己的每一个瞬间,她悲怆不已,但是她清楚自己背负的责任和使命,毅然坚守岗位,为抗击疫情继续奋战。
“您好,我是省藏医院工作人员,现在上门给您做核酸检测。”为了进一步做好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省藏医院成立党员先锋队,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产妇和孩子等无法出行的居民进行上门核酸检测。“您不用怕,只是轻轻地刷一下就好,很快的。”采集队员轻轻的安抚着因采集口咽拭子而紧张的老人。因为老人一张嘴,假牙就掉,恰好挡住喉咙,采样员半蹲着、猫着腰、弓着腿,小心翼翼以免引起老人的不适,迅速调整并找准角度,眼疾手快完成了采集。细微处的真情,温暖着这些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的群众的心,也给这个寒冷的初冬增添一丝温情和感动!
戴党徽、亮身份、当先锋,他们仅仅是抗“疫”战线上的一个缩影,成功防疫背后,还有许许多多暖心故事和感人瞬间在这场战“疫”中不断上演。